中国傩文化源远流长,且看敦煌傩是如何具有独特性与灵活性的?

中国傩文化源远流长,且看敦煌傩是如何具有独特性与灵活性的?

民间跳傩舞

在北宋王朝以前,傩礼是属于宫廷的,但是宋室南渡之后,傩发生了变化,傩文化从北迁到南,与南方的民间巫术文化结合,变得丰富多彩起来,这使得傩文化从宫廷向民间转变,因此,变得更为自由,但是由于缺少政府的支持,傩文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很重要的地位。南宋的傩是走向今傩的一个标志。傩文化经过元明清朝代的影响,在这基础上产生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傩戏。

二、敦煌傩的特点

1、出土文物看傩文化

敦煌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傩,但是早期的资料是残缺的,人们并不能够掌敦煌傩的面貌。只能从现今敦煌出土的一些墓葬文物中,寻踪当时的傩文化。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和隋代,出土的文物并不多,只有零星的几样。隋朝出土的红陶材质的面具,一种像虎形,一种是猪鼻孔。这两样东西充满了一种杀气,因为它的主要作用是驱鬼,所以看上去面目狰狞。面具怒目圆睁,表现为慑伏鬼邪,好比傩仪中的方相氏“黄金四目”,四目代表望得更宽更远,更能让鬼魅无处躲藏。

这两组造型符合古人的认知,古人认为,虎是阳兽,它的阳气很重,所以能够煞住阴气,慑伏鬼邪。虎又是一种很有力量的猛兽,观点认为可以吞噬鬼魅。此外出土的还有一些镇墓兽,这些镇墓兽的形象是人首兽身或者兽首人身,寓意为可以镇住墓中的鬼怪。从这些与傩事有关的鬼怪禽兽中,可以了解一些当时与傩相关的思想与文化。

南宋大傩图一

2、敦煌傩的发展和转变

在中古傩文化中,敦煌傩虽然是比较独特的一种。但是在归义军时期,也就是唐宋时期,此时的傩事活动虽然有民众的创造,但是仍然属于宫廷礼制的范围,遵守相关的仪式和程序,与《大唐开元志》所记载的傩礼相差不大,这是敦煌傩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。后来经过了西夏党项族政权以及元明清三朝之后,变得越来越不是原汁原味了。明洪武五年,敦煌纳入了明帝国的版图,但是由于偏远,比较落后,到了明嘉靖三年,敦煌变成了关外,更是显得荒凉。

本来敦煌是一个与西域各国交汇的地方,但是由于荒废,所以那时的敦煌经济文化都没有大的发展,比起中原地区来,要落后许多,成了一个并不起眼的边远小城。虽然在清朝雍正年间,政府曾实行大规模移民到敦煌的政策,但是这种迁移,也冲击着敦煌傩的原貌,后来的敦煌傩文化是西北傩文化的综合,与唐宋时期没有继承的关系,而是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。

南宋大傩图二

在唐德宗时期,敦煌落入吐蕃之手,被其控制长达七十余年,后来张仪潮起义,才又归唐,在此地设立归义军节度使。敦煌傩在张氏、曹氏归义军时期,还没有掺杂外来的东西,因此是一种地方傩。在五代十国时期,张仪潮的后人张奉承建立西汉金三国,此人对于李唐王朝是相当的尊奉的,它的傩活动中,礼仪制度和唐朝差不多。西汉金三国时期的敦煌傩属于宫廷傩,其它时候都是州县傩。地方的州县傩该怎么去做,都有规定,但是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,可以做一些变通,结合当地的特色来进行发挥。

傩仪的类型按照举办单位分有:官府傩,由官府来承办。百姓傩,由平民百姓组织,特点是一些傩歌的语言很通俗易懂,晓畅明白,很贴近生活。百姓傩中还有丐傩,顾名思义,驱傩队伍的人员以乞丐为主,借举办驱傩活动来讨钱。坊巷傩是由坊巷所举办的,虽然是由民间组织,但是归义军使府的许多官员也参与其中,因此不是完全属于民间的傩。此外还有寺院傩队,是由佛门弟子参与的驱傩活动。

三、敦煌傩的角色和程序

1、驱鬼主角

敦煌驱傩的时间是在年末,除夕的晚上。其它地方的驱鬼主角是方相氏,而敦煌傩的驱鬼主角是钟馗。在民间传说中,钟馗因为相貌丑陋,虽有才能,在武举考试中了之后却被取消资格,愤而撞阶死亡。驱鬼的目的是以丑制丑,以恶制恶。钟馗被认为是有能力的大鬼,能驱赶捉拿其它的鬼。在敦煌傩中,钟馗的形象是铜头铁额,表现它的威猛,装扮以朱砂染赤,颜色很鲜明夺目。

钟馗雕塑

2、侲僮

侲僮是指驱鬼的童子。从两汉时期起,侲僮在宫廷傩仪中是必不可少的角色,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。侲僮的年龄是有规定的,要求在十至十二岁之间。敦煌傩虽然和其它地方傩一样,也要按照朝廷傩礼来进行,但其中也有改动,比如宋朝是由女童来担任,而敦煌傩中的侲僮是由学郎来充当,这些是在敦煌的官学和私学里挑选的学生。对于年龄没有严格的要求,不像古时的傩仪有年龄限制。

3、傩神

鬼怪是由神怪来克制的,因此,傩神就是驱鬼的神,用象征性的行为以及一系列的咒语来进行驱逐。傩神多种多样,有一些怪异的禽兽,比如九尾狐,白泽等。还有佛教中的有观世音菩萨、四大天王等,这些角色在佛教中起着降鬼除魔,镇邪的作用。也有道教中的神怪,如泰山府君,以及五道将军也位列其中。还有具敦煌地方特色的神怪,如金鞍山神,三危山神等。与别处不同的是,其它地方的傩神都是虚构的,而敦煌傩中却有现实中的人物,如归义军领袖也是傩神。

各种傩面具

4、被驱逐的对象

鬼怪身负罪孽,是被驱逐的对象,他们是被人民群众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来的。敦煌傩中的鬼怪除了传统鬼怪,还具有地方特色和现实性,如偷羊鬼,烧火鬼,脚子鬼等。这些鬼怪人们比较熟悉,不像其它地方的傩那样,鬼怪形象对于民众比较陌生。由于敦煌受外族政权的包围,因此敦煌傩中的鬼怪有敦煌周边的外族,如回鹘,吐谷浑,吐蕃等。

钟馗捉鬼图

驱鬼的时候,使用咒文和符字来进行。驱傩中要对鬼怪算总账,在敦煌傩中,对于鬼怪的处置是相当随意而模糊的,并不严格地按照现世法律来进行。这些鬼怪的罪行虽然大小不一,对于他们的惩罚有轻有重,但是,它们的最终都有一个判决结果,就是罚入地狱,不得往还人间。对鬼怪施加的惩罚手段有,拔掉舌头,打断肋骨,割掉嘴唇等,似乎显得有点残酷。在敦煌傩中,对于鬼怪的处置是把它驱赶到远方,使它因路途遥远,不能够再回来。驱逐鬼怪的物事则是由团头这样职事的人员埋葬起来。

驱傩时,有音乐进行伴奏,还有人员来唱和,唱和是在最后驱鬼的部分进行的。驱傩举行的地点在沙洲城的四门,归义军使府,显贵人家的府第,或者坊巷之地。因为在坊巷之地举行傩事比较流行,使得敦煌傩变得民间化,带有民间戏剧的色彩。最后,驱傩队伍还会去百姓家里驱赶。驱傩活动结束之后,要酬劳参与人员,有归义军使府的赏赐,也有百姓的酬劳。在乡人傩中,还可以借傩事活动进行乞讨。此外敦煌的驱傩活动中,有佛门僧人参加,酬谢的主要方式是捐赠粮食。

傩活动进行图

四、敦煌傩中的密教仪轨

敦煌由于靠近吐蕃,在晚唐五代时期,密教的传播使敦煌傩受其影响。密教与印度大乘佛教的显教相对应。密教法规森严,要灌顶者才可以修习,与显教人人都可以修行不同。密教在敦煌艺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落入吐蕃之手前的敦煌密教和汉地密教差不多,是遵循中原的汉传密教来发展的,但是在沦入吐蕃后,由于吐蕃的统治,使得敦煌的政治,经济,文化等都发生了变化,敦煌密教沿汉地密教发展的轨迹也被改变了,转向吐蕃的藏传密教。所以此时的敦煌密教融合了汉藏的特点,变得多元化起来。

法术和咒语是密教所常常使用的,这些手段用来帮助民众解除灾难,因此很受民众的欢迎。由于世俗政权对它的支持,普通民众和官府人员都信仰它,在敦煌得到很好的发展。由于人们对密教法术的灵验性深信不疑,认为它很灵验,能够给人带来吉祥与好运,能够延长寿命,祈福消灾。敦煌作为一个佛国胜地,在敦煌傩仪式中,密教也参与其中。

举行傩仪式

密教在参与敦煌傩时,要按照其仪轨来进行。也就是建坛,雕像,供养,诵咒。密教坛场称为曼陀罗,是密教修法时要用到的。要建坛场前,首先要择地,选择干净的地面来建坛。建好坛之后,要建观世音菩萨本尊像,尊像用白檀木来雕成。然后要供养,供养的物品有:食物和水果,花,灯,瓶等,这些东西要严格依照规定来排列,然后撒上幡花,稻花等各种杂花,由咒师日别诵《姥陀罗尼》连续二十一日。

五、敦煌傩的特殊性

敦煌傩具有鲜明的地方性,比如它的驱傩歌调“儿郎伟”,是别处没有的,只有在敦煌傩歌中才有,从其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生态,以及人民的心态。此外宗教性是敦煌傩的一个特色,不仅仅有佛教,密教的存在,而且还有道教的影子,在敦煌傩歌中,也出现道教的法术和咒语。傩神中也有道教的神。驱傩队伍中,世俗与宗教人员掺合在一起,显得十分复杂。敦煌傩还对外来文化进行融合,如“踏悉磨遮”源自西域,是一种假面舞活动,带有驱傩的意味。在敦煌与佛教习俗结合,成为敦煌傩的独特性。

民间傩活动

在礼制方面,敦煌傩与其它地方傩不同之处在于,其它地方傩的礼制由政府规定,显得比较僵硬,千人一面的单调,而敦煌傩则带有民俗习性,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,显得活泼多彩。这种变异又是在没有违背傩礼的范围内改变的,表现了敦煌傩的灵活性。在敦煌傩歌中,不乏对归义军领袖的称赞,这是因为,敦煌长期受汉民族的儒家文化思想的浸染,受吐蕃统治之后,吐蕃文化落后于中原,而且吐蕃军队的暴行使人们怨恨不已。而归义军使他们感到可信赖,给他们以归属感,所以人们对归义军有感谢之心。

结语:驱逐鬼魅和瘟疫,是傩事活动的重要内容。傩仪是与巫术结合的。由于敦煌地理位置偏远,受多种文化的浸染渗透,敦煌傩具有与其它地方傩不一样的特殊性,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傩最为兴盛,也最为重要,此后逐渐走向衰落。唐宋以后,傩礼从古傩向今傩转变,傩仪中礼的成份减少,戏的部分增加,变得泛戏剧化起来,具有今天傩戏的雏形。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,重度参与了人们的信仰和精神构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英国手机版365 一加 3的完整规格,利弊,评论,视频,图片
日博365怎么样 汽车之家

汽车之家

📅 06-29 👁️ 5155
日博365怎么样 汽车之家

汽车之家

📅 06-29 👁️ 5155